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只有准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更好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民主基石、汇聚磅礴力量。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1年10月13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情况开展民主监督。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9年9月20日,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