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 热点关注

广东代表委员热议推动分级诊疗及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等话题

时间:2022-03-11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强国热词

  健康中国行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会场声音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在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了实实在在的“民生大礼包”,在会场内外引发热议。全国两会期间,广东代表委员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借互联网技术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当前,广东正加快构建与巩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其中在“立地”方面将重点实施“强基层”新三年工程等,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冠贤长期奋战在医疗一线,对健康广东建设有着深入思考。对于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刘冠贤认为,应加强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促进医疗数据和信息互联互通。

  今年参会,刘冠贤便建议完善医疗机构防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国互联共享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科学有序开展出生缺陷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对于利用新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多位代表有着共识。

  “‘AI医生+互联网技术’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利器,智能医疗设备、全科疾病智能诊断应用及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实现精准诊断。”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海波说。

  全国人大代表、阳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黄晓渝也建议,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优质医疗资源贯通至基层健康管理全过程。

  “例如,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远程监测服务能够连续跟踪、记录患者病情,完善基层健康管理链条。”黄晓渝说,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服务仍缺乏明确定价及配套医保支付政策,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黄晓渝建议,应探索将智能穿戴远程监测服务列入医保支付体系,建立费用分担机制。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加强建设网络医院、智慧门诊,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在急诊科建立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结合临床工作和调研,提出了构筑“医防融合”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的提案。“防控疫情,‘早发现’是关键。”卢传坚说,除发热门诊外,各医疗机构的急诊科是“医防协同”的最佳结合点,更是常态化防控的关键窗口。她建议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急诊科建设,建立传染性疾病监测和预警联动的哨点,及时发现急诊病人的疾病特点和趋势。

  对于推动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卢传坚认为,可以加强社会急救大平台建设,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信息共享,力争缩短重大传染病预警反应时间,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加强社会药品零售的大数据监控,通过对线上、线下药店的药品销售数据分析发现疾病流行趋势,做好预测预警与客观研判,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

  在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看来,广东要创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一定要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特别是要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公卫体系。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