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 评论解读

南方日报评论员:聚焦“国之大者” 守护粮食安全

时间:2022-03-08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对我们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水地资源约束、农资价格上涨等挑战,世纪疫情、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叠加,粮食安全紧平衡格局长期内不会改变,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农业基础地位。我们要牢记嘱托,牢固树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大力践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要坚持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的发展共识。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202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320万亩、总产量1280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在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获评全国第一。我们要用“长牙齿”的硬措施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完成全省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20万亩、垦造水田5万亩的工作目标,为保证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作出广东贡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解决好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广东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数量、种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等方面,与种业强国以及国内种业强省相比还有差距。要大力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对标国内外最高水平,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抓好种业创新园、广东种质资源存储交易中心和一批种质资源库建设,重视发挥种业集团的行业引领龙头作用;要重视推进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时俱进,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致力于种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早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当前,人民群众对食物的期待从能量摄入总量需求拓展到日益多元的食品消费需求,我国口粮自给率超过100%,但以饲料用粮为代表的缺口较为明显,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这对我国的食物供给提出更高要求。这要求我们树立“大食物观”,多向度提升食物保障能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还要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通过引导餐饮行业提供小份菜、开展形式多样的爱粮节粮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光盘”理念存之于心、践之于行,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全省上下要聚焦“国之大者”,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注重实现广义上的粮食安全,确保人民群众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筑牢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国家自立自强提供不竭动力。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