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专页 > 媒体报道

广东代表团提出建议545件 数量创历史新高,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等成关注焦点

时间:2019-03-14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广东代表团带着百姓心声而来,踊跃提出建议,为民发声。记者12日获悉,今年广东代表团所提议案建议较去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截至当日中午,共提出议案17件,比去年增加7件,增长70%,领衔代表9名,联名代表602人次;共提出建议545件,比去年增加117件,增长27.3%,创历史新高,领衔代表125名,联名附议代表1858人次。

  粤港澳大湾区怎么建设?青少年教育如何加强?欠发达地区交通建设怎样破局?住房公积金制度如何完善?记者浏览议案建议发现,老百姓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17件议案均为法律案
  财经、教科文卫方面建议最多
  今年广东代表团提交的建议议案关注哪些方面的议题?据统计,今年广东代表团提交的545份建议涵盖了法制、监察司法、财经、教科文卫、农村农业、环境资源保护、华侨民族宗教、社会建设等主要领域。其中,财经、教科文卫方面占比较大,分别有185件、142件,占建议总数的33.9%、26%。
  议案方面,今年代表所提的17件议案均为法律案。其中,建议制定法律的7件,分别为爱国卫生法、社会信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破产法、强制执行法、兽药法、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法;建议修改现行法律的10件,分别为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仲裁法、企业破产法、侵权责任法、证券法、铁路法(修订草案)、政府采购法、义务教育法。
  大湾区成为高频词
  建议建设湾区大学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代表建议中的高频词。“希望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大学。”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生产经营部部长熊晓冬向记者展示了她带来的6份建议,其中2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熊晓冬建议,粤港澳三地联合组建湾区大学资助委员会,并在内地选址建设湾区大学,“还可探索湾区大学师生同时享有三地居民地位的合理途径”。她举例说,比如向师生发放便捷往返三地的多次出入境许可,湾区大学师生在校全职任教或全日制就读期间可享有港澳非永久居民待遇,湾区大学师生可同时享有内地和港澳科技研发、创业创新项目的申请权等。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泓泽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铁则提出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创办华南政法大学的建议。他提出,可立足粤港澳三地、辐射华南、面向全国和世界,创办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政法大学,培养熟悉三地不同法律体系的复合型人才。
  反映基层呼声
  建议立法规范早教机构
  广东团的代表们还围绕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医疗等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热点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带来的6份建议中,一半与青少年教育、教师权益有关。“我以学生家长的身份去一些早教机构调研,也在历届学生群、教师群、家长群征求意见。”综合各方信息,李杏玲在“关于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早教市场的建议”中提出,要明确主管责任部门,尽快出台法律法规,使早教机构设置与运营有法可依。同时制定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早教机构的准入、从业人员管理、质量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具体措施,并制定针对早教机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严格教师准入,并合理设置课程,规范教学体系。”李杏玲说。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