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特别是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人大的监督可谓"功不可没"。五年来,广东人大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关注全省跨界河流污染问题,出台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视察,引入第三方评估,推动评估成果的应用以及河长制的落实,促使广佛跨界河流、石马河、茅洲河、练江、小东江等重点跨界河流一步步"激浊扬清"。

广东跨界水污染整治决策如何出炉?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两年前,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接过上一届常委会的“接力棒”监督治水,从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以评促治深化两河整治,到立足珠三角,拓展东西北,推进四河整治,布局全省跨界水污染整治的大战略、大棋局日益清晰。重点研究“两河”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为下一步跨界河流整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2014年7月31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污染整治的决议》。人大监督跨界水污染整治全面铺开,从“两河”扩展至“四河”。

  • 出台河长制实施监督办法
  • 采用多种监督方式
  • 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
  • 落实情况
  •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河长制实施情况监督办法(试行)

    为了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督促省政府和重点跨市域河流流域各级政府健全和完善整治工作责任制,促进河流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常态化、长效化,确保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整治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省人大常委会就跨市域河流河长制实施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各地推行河长制的实践经验,依照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加强河长制实施情况监督办法。

  • 检查督办“两河”、“四河”决议执行情况增强人大监督刚性

    省人大常委会将以检查督办“两河”、“四河”决议执行情况为抓手,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推动各级人大督促政府将决议确定的水质改善目标列为河长制的工作目标,并细化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省人大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特别是水质改善目标的完成情况,督促河长制的落实。对水质目标未能如期实现的,省人大常委会将监督并推动政府按照河长制关于责任追究的规定对相关“河长”实行责任追究。

  • 加强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 形成监督工作合力

    省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两河”、“四河”污染整治和农村垃圾管理监督中十分注重发挥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监督作用,推动省、市、县人大加强联系沟通,加大协作力度,强化上下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共同推进河长制的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推动各市、县人大要通过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对重点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的推动作用,突出监督重点,推动各方聚焦整治重点和难点,集中发力,推动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并督促各级政府健全统筹的流域污染防治的区域联动体制,建立统一的水污染防治上下游协作机制和统一协同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机制,提升跨区域水污染整治成效。

  • 广东运用第三方评估成果深入推进"四河"污染整治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运用第三方评估成果深入推进“四河”污染整治工作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要求,省有关部门和各市要认真对照第三方评估报告进行检查,逐条逐项分析研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切实解决存在的问...

  • 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四河”整治第三方评估情况

    9月21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第三方评估的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出席发布会并讲话。据悉,“四河”流域在过去四年大...

跨界河流是水污染的"重灾区",排污死角多、水质易反弹,跨界河流的治污也因此成为一项长期性的艰巨工作。即使如此,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多方合力以及多年的跟踪监督下,广东部分"黑水河"又泛清波。此外,针对2017年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向广东反馈的督察情况中的问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随即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决议》,并开展省、市、县人大常委会三级联动监督,推动整改工作的落实。

  • 小东江连续两年实现年度水质目标

    2016年小东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7.6%,氨氮浓度下降21.2%,小东江下游石碧断面氨氮浓度为1.94mg/L,达Ⅴ类,其余指标达Ⅳ类,在全省“六河”污染整治中,仅有小东江实现年度水质目标。

  • 练江干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32.9%

    省环保厅去年以来在茅洲河、练江流域治理试点“挂图作战”,取得了初步成效。从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练江干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比上年下降32.9%,练江水质改善较为明显。

  • 茅洲河综合污染指数下降46.7%

    作为全省目前污染最为严重的界河之一,茅洲河整治各项工作正全面推进,进度不断加快。根据东莞市环保部门最新江河水质监测结果,位于东莞的茅洲河共和村断面综合污染指数2016年1—8月较去年下降46.7%。

  • 首批重点整治河涌水质改善超三成

    佛山第一批42条“一河一策”重点整治河涌中的27条河涌已消除劣V类水质。通过治理措施前和治理措施后综合水质指数的定量变化幅度进行比较,第一批重点整治河涌总体水质较整治前改善了30.1%。

  • 小东江污染直接影响鉴江供水水质

    小东江流域每日接纳工业废水5.22万吨,生活污水23.2万吨,养殖废水51.08万吨,污径比达到3.17,主要支流白沙河、三丫江有黑臭现象。由于与袂花江、鉴江流域相互贯通,污染会祸及其余两江。

  • 练江全国污染最严重河流

    近20年时间,练江的水质急剧下降,变成了又黑又臭的劣V类,基本丧失了它作为一条河应该具有的饮用、灌溉、航运等功能,成为全国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两岸居民也因此饱受其苦。

  • 深莞茅洲河珠三角最脏

    珠三角污染河流很多,但哪条河污染最为严重呢?。环保部门调查显示,茅洲河污染非常严重,干流和15条主要支流水质均劣于Ⅴ类,堪称“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 广佛跨界河涌污秽黑臭垃圾成堆

    2014年,广佛跨界12条主要河流22个断面中,受重度污染比例为63.6%,昔日可扒龙舟 如今黑臭难当,广佛跨界河涌水质多反复,仅一条不是劣五类

  • 环保督察反馈:2016年全省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下降

    2016年全省69条河流124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2013年的85.5%,下降为77.4%,V类和劣V类水体比例达12.9%。污水管网建设问题突出,截污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举措,但有关部门对此重视不够、谋划不够、推进不够,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要求应建成污水收集管网1.4万公里,但实际只完成9000余公里。由于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纳入南粤水更清计划的22条重点河流整治工作成效甚微,城市黑臭水体多达243段,其中60%以上几种在珠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城市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全省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 人大三级联动监督 环保部门将“挂图作战”

    针对反馈意见中关于水污染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决议》,明确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并将实施省、市、县人大常委会三级联动监督,将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中指出的水污染问题突出地区、流域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水污染防治薄弱环节列为人大监督的重点。环保部门将贯彻落实省人大相关决议和省政府部署要求,结合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全面实施“系统治污、挂图作战”,切实推进整治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