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 > 党史百年回望

71年前,解放万山群岛战役打响 人民海军“以小艇打大舰” 粉碎敌军封锁

时间:2021-04-29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碧绿的海水不知疲倦地拍打着石壁,珠海市桂山岛吊藤湾的桂山舰纪念公园里,黑色的英雄纪念碑静静矗立,一丛丛的红色三角梅开得像火焰一般热烈。

  71年前的1950年5月25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的舰艇从珠海唐家湾出发,抵达吊藤湾,由此登陆桂山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争夺,解放万山群岛的战役正式打响。

  万山海战是人民解放军陆、海军首次协同作战。经过71天的鏖战,大小万山、外伶仃岛、担杆列岛等45座岛屿全部解放。经此一役,国民党“依托万山群岛、封锁珠江口、策应内地、反攻大陆”的美梦彻底粉碎。

  这是一次“小艇打大舰”的光辉战绩,被毛泽东电令嘉奖为“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例”。隆隆的炮弹声与冲锋的嘶吼,在历史里逐渐远去。先烈们的英勇气概与战斗精神,却浩然长存。在如今的桂山岛,岛民们生活安定繁荣,足以告慰英灵;红色旅游成为一张名片,游客们慕名而来,接受着革命教育的洗礼。

  奋斗之路

  装备力量悬殊

  解放军将士不畏强敌

  在珠海市博物馆三楼,一枚红色“万山群岛解放纪念牌”静静地陈列在展示柜中。在珠海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彪的讲解下,当年发生在珠海万山群岛海域的那一场英勇战斗,拂去历史的烟尘,仿佛浮现在眼前。

  1949年底,随着解放全国大陆的战斗基本结束,中央军委随后部署了解放海南岛和东南沿海诸岛的战役。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但在东南沿海一带,国民党仍占领着万山群岛。

  万山群岛由大小70余座岛屿组成,踞港澳之间,守广东门户,扼珠江咽喉。国民党部署海军第三舰队、第四巡防处和秀英巡防处的舰艇及一个装备优良的海军陆战团,再加上原本守岛的地方武装李崇诗部,各岛陆、海军兵力共3000余人驻守万山群岛,企图依恃海上兵力优势,把此地作为丧失海南后“反攻大陆”的基地。

  “控制万山群岛,不仅封锁了中国南部与外洋及港澳、汕、湛、海南岛等地的往来航线,还严重阻碍刚成立的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在桂山舰纪念公园,桂山镇镇委副书记王胜指着镌刻在石墙上的作战地图,娓娓讲解。

  中共中央和中南军区决定夺取万山群岛,以打开这一华南的重要通道。1950年5月,人民解放军第44军131师、广东军区江防部队、部分炮兵部队等万余人,在珠海唐家湾成立陆、海军联合指挥所,准备解放万山群岛。

  然而,敌我装备力量实在悬殊。

  江防司令部建立初期,除接收了国民党几艘舰艇外,只能通过调入、购买、打捞并改装民船等途径收集舰艇。这些船舰型号杂乱、性能低下,装备十分简陋,有些炮艇连航海仪器、海图和通讯工具都没有,只能用指南针、普通地图和陆军用的报话机替代。

  这支拼凑而来的舰队里,美国造的登陆舰“桂山”号已是个中翘楚,排水量300余吨,装有火炮,算是江防部队的“旗舰”。另有一艘一战时期英国制造的登陆舰“国楚”号。其余10多艘杂型小炮艇,总吨位近1000吨。

  反观敌军,桂山岛(原名垃圾尾岛)彼时是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三舰队指挥部所在,岛湾内有护卫舰、扫雷舰、登陆舰和炮艇30余艘,总吨位约1万吨,是我军10倍。

  面对强大的敌手,参战部队毫无畏缩,制定了采用近战夜战、逐岛攻击、依岛打岛的打法,定下“力求早打快打”的作战决心。

  我军舰队人员中,大部分来自陆军,不懂航海登陆作战战术技术,甚至从没有见过海。但军中“拿下万山群岛、占领南大门、解放整个华南”的意志昂扬,战斗情绪高涨。

  连夜抢滩登陆

  击沉敌人4艘军舰

  吊藤湾,一听就是一个险峻的名字。“桂山号英雄登陆点”几个繁体大字刻在海边摩崖上,落款是一九五四年二月。

  经过海风吹打侵蚀,简介牌上的字迹已有些模糊,隐约记载着:“战斗中,中弹着火的‘桂山号’在垃圾尾岛吊藤湾抢滩登陆,强占阵地,与国民党陆战团展开生死搏斗……”

  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1950年5月25日凌晨,解放军火力船队和登陆运输舰队从唐家湾起航。火力船队由131师393团副团长郭庆隆任队长、江防部队海防大队副队长林文虎任副队长,率领“桂山”号和“先锋”号、“奋斗”号、“解放”号、“前进”号、“劳动”号等舰艇,分两路奔袭垃圾尾国民党海军舰艇锚泊地,掩护运输船队运输步兵登陆垃圾尾、三角山等地。

  然而,由于缺乏集结编队航行经验,各舰艇航速不一,又缺乏必要的通讯工具,在航行中,火力船队不仅与登陆运输舰队失散,船队各舰艇间也失去了联系,只能各自为战。

  凌晨4时许,“解放”号率先抵达垃圾尾岛马湾口,发现锚地内停泊了20多艘国民党海军舰艇。趁着夜色,林文虎在征得党代表王大明同意后,指挥着排水量只有28吨的孤艇冲进港湾,向敌舰发起攻击。

  战斗中,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三舰队的指挥舰——排队量1280吨的“太和号”护卫舰和登陆舰“中海”号中弹着火,第三舰队代司令兼万山防卫司令齐志鸿负重伤。敌舰黑暗中乱了阵脚,仓促应战,相互碰撞;垃圾尾岛上的守军盲目向海上射击,乱作一团。

  混战一个多小时,天亮雾散,国民党军才发现,港湾内只有解放军一艘炮艇和一艘不大的登陆舰,开始全力反扑。“解放”号被击中多处,林文虎中弹牺牲。全舰19人,伤亡16人,弹药耗尽,火炮被毁,艇长梁魁庭负伤驾艇冲出重围,最终安全返航。

  “解放”号脱困后,紧随其后的“桂山”号也遭到了国民党海军舰艇的集中炮轰,船体多处中弹,舰长池敬樟英勇牺牲。

  郭庆隆当机立断,率领“桂山”号50多名陆军战士抢滩登陆,在舰艇火力的掩护之下,突破前沿阵地攻下一个地堡,击溃2个连的反扑。然而,在炮火中,郭庆隆等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

  战斗持续至27日凌晨,垃圾尾岛最终被攻克。此后,解放军越战越勇,先后攻占了大洲岛,大、小蜘洲岛等岛屿。至8月3日,战役胜利结束,历时71天,解放了大小万山、外伶仃岛、担杆列岛等45座岛屿,共击毙国民党第三舰队司令齐志鸿(受重伤,运至台湾后死亡)等500余人,俘敌200余人,击沉敌舰艇4艘,击伤12艘,缴获各种舰船11艘。

  被电令嘉奖

  创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光辉战例

  这是“以小艇打大舰”的一次奇迹。

  “当时我们只有木船渔船,打跑了国民党正规军的军舰,创造了奇迹,靠的是勇敢、不怕牺牲。”如今,95岁的郑兴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战斗经历,依然充满自豪。当时,他作为两广纵队炮兵团炮二连指导员参与了万山海战。

  解放万山群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陆、海军协同作战,拔除了国民党军队在华南沿海的最后立足点,彻底粉碎国民党军队对珠江口的封锁。

  解放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光辉战绩,受到毛泽东的电令嘉奖,指出:“这是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例,应予学习和表扬。”

  战斗结束后,为纪念“桂山”号的战绩,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垃圾尾岛改名为“桂山岛”。如今,在桂山岛吊藤湾桂山舰登陆点沿海,建起了桂山舰纪念公园。包括战斗遗址、桂山舰登陆点、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在内的万山海战遗址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被确定为“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首批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

  无数参战老兵,在历史的流沙中隐姓埋名。“解放万山岛我们从小就知道,但不知道我们的父亲就是这一场战斗的亲历者。”万山海战亲历者林云的女儿林燕钰说。直到去年,她陪父亲参加珠海市老干局组织的纪念座谈会,才了解父亲的这段经历,倍感光荣。

  2018年,桂山镇对桂山舰纪念公园的烈士纪念碑、登陆点遗址等红色景点进行了修复提升,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逐步建立海上“红色文化”品牌。在桂山村村半山的烈士陵园内,万山海战陈列室正在进行布展,即将建成开放。

  登陆点遗址自完成修缮以来,已接待各地的干部群众6万多人次,到桂山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受党性党史再教育成为各级党组织、社会各界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常态。

  王胜说,因为万山海战遗址,桂山镇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先天优越条件,近年来,旅游增速在万山群岛中最快,游客增长数量都超过了东澳岛和外伶仃岛。

  除了去年受疫情影响,每年5月25日,桂山镇都会举行纪念活动,邀请万山海战的参战老兵或者烈士后人回到岛上。

  “过去对万山海战的宣传还不太够,现在我们要把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办好,希望扩大万山海战历史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这一段英勇的故事,也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王胜说。

  蹲点手记

  用血肉之躯诠释“一片丹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流传至今的名句。600多年后,在伶仃洋附近的万山群岛,新中国人民海军的第一场海战爆发。以2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打破了国民党军对珠江口的海上封锁。

  这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从装备看,无论数量、吨位、火器、速度,我军都处于劣势。参战的指战员大多对舰艇的武器、装备性能不熟悉,更无海上作战经验。

  然而,面对强敌,他们怀揣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必胜的信心,一往无前,在海上与强敌夜战、近战,最终创造了一场奇迹般的胜利。万山海战的将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大无畏勇气,诠释着“一片丹心”。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71年后,当我们站在桂山岛吊藤湾,也就是当年的桂山舰冒着炮火的抢滩登陆点,清风徐徐,远山静默,桂山岛上的映山红,开得比往年更为火热。

  不远处的海面上,一艘艘巨大的轮船驶过,承载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承载着新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先烈们用生命换回来的家国皆安。

  如今的桂山岛,也是中交集团所建设的世界最大规模的现代化沉管预制厂所在地。我们看到,长达165米的巨型沉管上,8台智能浇筑机各自伸展长臂,正夜以继日地施工作业。

  这里曾预制港珠澳大桥33节超级沉管,目前继续投身于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克服与世隔绝的孤岛条件,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不断自主创新,承载起伶仃洋两岸早日通车的梦想。

  这是对先烈们用生命担当使命的英雄精神的坚定传承,也是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始终攻坚克难、劈波斩浪的新时代壮志豪情。

  圆梦故事

  桂山镇文化中心主任徐新建:

  坚守海岛26年传承万山海战红色基因

  最近,珠海市桂山镇文化中心主任徐新建很忙。桂山岛上的万山海战陈列室正在修建,他忙前忙后,为陈列室丰富展陈内容,更好地对外讲述万山海战的历史。时不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山海战老兵和后人来到岛上,他也陪同他们寻访遗址。

  徐新建上岛已经26年了。1995年的元宵节,他乘坐一艘往来珠海市区与海岛间的小客船,颠簸了两个小时抵岛,成为桂山镇文化站(现为桂山镇文化中心)的一员,从此在这里扎根。

  那时,基层宣传工作都是手工完成,不像现在有各种电脑软件辅助设计和印刷喷绘。上岛后,他就着手忙碌着手绘墙报、布置宣传栏。渐渐地,他与岛上的历史文化有了深入接触,万山海战的故事更是深深地吸引了他。

  每年,不少参加过万山海战的老兵及其后代们都会组织到桂山岛上相聚,祭奠战友或先人,追思当年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徐新建负责对接、宣传工作,与老兵们、老兵的子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从他们的讲述中,打捞了更多万山海战的历史细节。

  这几年,一些老兵相继去世。“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就感觉又失去了一位亲人。”徐新建说。

  “历史不会忘记这群老兵。”徐新建说,如今,万山海战的英雄事迹在岛上甚至全国广为流传。他正和健在的老兵、老兵子弟密切联系,希望为建设中的万山海战陈列室添置更多精品内容。

  听徐新建说万山海战陈列室的实物比较匮乏,一位抗战老兵的儿子毫不犹豫地捐献了父亲在万山海战时缴获的望远镜。“这是非常珍贵的实物,希望更多人通过它了解这段历史。”徐新建说。

  在当年的先烈们用生命争夺回来的海岛上,徐新建以一颗炙热的心,守护着基层的文化阵地,传承着海岛的红色基因。

  上岛后第二年,镇政府拨付资金购买了一套移动式电影放映机。经过培训,徐新建担当起电影放映员的任务。一个半月播放一次电影,男女老少齐齐出动观影,大大地丰富了文化生活。

  桂山岛岛民多以打鱼为生,妈祖文化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徐新建和同事们将岛上流传的妈祖文化梳理总结,在2015年成功把桂山天后诞打造成为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桂山天后诞都会吸引上千名游客上岛参观,岛上千帆归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前些年,桂山镇文化中心被评定为省特级文化站、授予广东省百佳文化站称号。这让徐新建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我要守好这片地,让基层文化活起来,百姓精神富起来。”徐新建说。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